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531-95105531

中国策展人生存状态:策展何为策展人何为

2015-06-18 01:44:57

杨卫:策展何为?策展人何为?
 
  策展人这一个角色在中国出现仅二十来年的时间,在短短的时间里被推到整个艺术生态的风口浪尖,有人诟病,有人向往。由于画廊、现代美术馆雨后春笋般涌现,策展人的身份也愈发重要,他们在各种展览中,站在最闪耀的地方,把控着整个局面,光鲜与荣耀似乎都有。
 
  而这是一个被怀疑的时代,如今策展已有了危机,人们都在质疑:策展何为?质疑策展人立场缺失、艺术感阙如,同样,在采访策展人杨卫先生的过程中,他也反复强调策展人的“职业操守”、“兴趣”、“专业度”、“情怀”。
 
  杨卫说:“策展人有点像电影的导演。”
 
  那么导演不止要安排好自己的角色,还得安排好相关人员的角色。
 
  从创作到策展
 
  杨卫最初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在画画中遭遇很多困惑,他希望把这些困惑理清,比如价值观:当代艺术跟传统艺术的区别,他看到当代绘画涉及的是作品背后的东西,背后的价值可能比画面更重要,这个价值就涉及到评论、批评、展览的活动,于是他开始写文章,从而对当代艺术价值系统产生兴趣。“我希望去梳理这个脉络,也需要去推动,于是开始从艺术创作转向了策展。”杨卫说。
 
  杨卫于1996年第一次参与到展览中,当时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参加展览,展览主题叫“艳俗生活”,此时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策展人,仅是展览的组织者。2003年独立策展人这个概念刚成型,他开始做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策展人。
 
  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来描述这一段历程:在中国美术批评家群体中,我不是史论的科班出身,也没有受过严格的理论训练。作为一个艺术家转向过来的批评家,我对批评的青睐是因为曾经在创作中遭遇到了某种具体意义上的文化困境。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价值动荡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艺术的意义又如何得以彰显呢?这个问题曾经长久地困扰着我,令我不敢轻易下笔。也许是乐于思索的性格使然,由艺术的意义引发的思考,终于使我从视觉的发现转到了文字表达。也是在这个文字的梳理过程,我理解了当代艺术的感观刺激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理性逻辑,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知识谱系。
 
  策展初期,尤为困难,“资金搞不到,各种关系摆不平,还面临着各种打击,举步维艰。那个时代也几乎不存在各种可能性。我记得1999年,在一个画廊做了一个展览,观众一共不到10个人,雄心勃勃地做一个展览,还要各种游说赞助人,最后很沮丧。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和情怀,还有一个原因是艺术家的支持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就如同当初我放弃工作离开家乡到北京来闯荡,也是因为对艺术的冲动和热爱,在对艺术的热爱中,也慢慢对工作进行调整,由创作转向批评、策展。”当时展览机会很少,中国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很小,几乎没人会谈艺术,策展人这个职业伴随中国的意识从边缘逐渐被认可,经历了各种困难,直到今天看起来似乎已是策展人的“春天”,在时代和机遇中,成就了一批艺术策展人。
 
  “许多艺术家、批评家、前辈都曾帮助过我,2005年刚做策展人不久,我记得与范迪安做了一场展览,当时我们之间的地位悬殊之大,但是范迪安很爽快地答应了,这给了我一个名正言顺做策展人的机会。后来遇到贾方舟先生一起做中国美术家批评年会这样的一些项目,在这过程中,老一代的批评家策展人对年轻的策展人非常关照。正是得益于很多这样的前辈们帮助,甚至被自己曾写文章批判过的人也有帮助过自己,比如彭铎先生,后来一起合作,也很支持自己,前辈们这种人格精神的影响,这也成为当代艺术界我们看不到的但更重要的内容。”
 
  在他的朋友圈里,曾经这样调侃道:那是二十年前,我还在圆明园的时候,曾画过一批跟人民币有关的作品。当时,我还把“中国人民银行”改成了“中国人民很行”。不想,这么一改,竟然改进了艺术史。说起来,也算是幸运吧。只是有些遗憾,我后来并没有继续艺术家的生涯,而是半途改到了艺术批评,也就离钱财这玩意儿越来越远了。
 
  其实,正是因为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对当代艺术的思考与追逐,促使杨卫走向了策展之路。
 
  策展人的工作
 
  在杨卫看来,策展人最主要的是观念和思想,如同拍一部电影,要思考的是拍电影做什么?给谁看?展览的思想、立意,包括题目都很重要。其次是展览空间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如何统筹这个展览,对于专业的艺术策展人来说,展览最主要是给专业人士看。另一种策展是给普通大众看,根据语境做出调整,在公共场所办展考虑的是一种与大众的互动,而在美术馆做展览更重要的是一种学术性,在于选择的不同。另外,针对什么样的人去传播,也是非常重要。不同的策展人和不同艺术家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专业性的展览,专业性的画家,是想通过展览想进入学术中,进入艺术史的评判;还有一类就是专门卖画的,通过一个展览去卖画,大多数画廊的展览倾向于这一类;另外一类是做文化项目,使之成为公共文化事件,所以不同的策展人有不同策展方向,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产生策展的多元性,同时也引出艺术的多元性。
 
  展览之外的内容有:怎么去拉赞助,怎么跟艺术家沟通,怎么跟赞助方沟通,怎么跟收藏方沟通,怎么跟媒体方沟通,这涉及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并不是有思想就可以策展。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必须要是一个有专业素养的评论家、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修养的行动者。
 
  不是所有的展览都做得到圆满,“特别是在中国做策展,有时候要考虑综合性的原因来做事,但正是这种遗憾推动你往前走,作为一种动力。只不过遗憾是多少而已,有时候遗憾是很大的,有的觉得还能做得更好!”杨卫说 。
 
  对于策展人来说,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准则,而是约定俗成,是一种抽象的认可。任何国家也没有制定一种法律来规范策展人一定要怎么做,都是自己来规范自己,把社会属性来内化成自己的平台,要靠自己的修炼来感染这个社会环境。
 
  一个好的策展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象征,策展人并非 “挂画人”,把作品挂在墙上展示的简单概念,他们本身像导演一样,通过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展览的形式把文化意识、艺术现象传递给观众,是连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
 
  困境与生存
 
  杨卫认为,在具体策展的实施中,策展人面临的首先是体制的压力,如当代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差异冲突,使得观众不理解,展览主办方不理解,提供场地的人也不理解。其次是经济的压力,策展人需要拉赞助,这是当前中国策展人最大的困境,这种困境最大程度体现了策展人存在的意义,在这样的困境中,争取可能性,体现出策展人的能力。
 
  国外有健全的体制,有健全的美术馆赞助,国外大多数美术馆都是公益的,这种公益会使企业免税,企业赞助美术馆,就可以享受免税的权利。“这就相当于国外有一个健全的公共社会,所有的税收全部用于公共建筑,包括美术馆,这套体系非常健全,最终税收资助了一批策展人,策展人可以做纯粹的学术研究,他们策展的报酬由美术馆给予。而中国没有这样的体制,都是我们自己去找钱,这样在学术性上就大打折扣,也考验了策展人的职业操守。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能体现出一种精神,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杨卫说。
 
  另外,赞助是很复杂的,中国是个人脉社会,策展人的人脉尤其重要,要和不同领域的人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会牵线搭桥,才能开拓一些机会,结识的人甚至地方官员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场展览的推动者或投资人。
 
  杨卫认为与独立策展人相比,机构策展人有一定的资源,比如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一些国立的美术馆,有策展部,有固定的策展人,可以利用资源做大型的策展。像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机构策展人也有一定的资金保障,但是劣势在于他们没有那么鲜活。独立策展人直接跟艺术家打交道,直接从民间生长出来,有一定的鲜活性,正是这种打游击的状态激发了艺术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就产生了千变万化的展览。
 
  “策展人的种类繁多,比如也有商学院,也做展览,也叫策展人,但走的是商业性,是招商性的策展,侧重于怎么去招商引资,属于会展策划。而当代艺术策展人主要提供思想,提供艺术思想,如何把这种艺术思想通过展览传播出去,去影响社会。我们强调的最主要的能力在于思想能力和批评能力,介入艺术史批评的能力,这是艺术策展的范畴。也有一些做杂志的做企业的策展,但不属于职业策展人,而是客串性质的。” 随着这一职业的出现,策展人协会相应产生,由于当代艺术浮出水面,官方的艺术形态逐渐接纳,从拒绝到接纳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互相磨合,使“策展人”这个社会职业,能成为社会接纳的公共层面。
 
  当前的艺术市场不景气使得策展人的机会减少,但是不影响已经活跃的策展人。全国的艺术家、美术馆很多,他们要举办展览就需要策展人的介入。而最大的问题在于策展领域最不能避免的就是一个强大的关系网,中国人太容易掉进“人情圈子”,而丧失了策展的公理性, “经济展”和“关系展”越来越普遍。
 
  “所有的艺术家和文化人都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商业化时代,我们在利益的背景下,如何取舍是非常重要的,坚守职业道德。”
 
  所以,无论是策展还是策展人,都需要强调“独立性”、自我规范和自我修炼!
 
  关注时代命运
 
  在杨卫所做的展览中,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宋庄的艺术节。作为整体把握者,要在那么大的一个生态结构里面做事情,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何做才能让大家满意?如何与政府沟通?如何跟最底层的艺术家交流?这些都考验一个策展人的沟通能力、综合素质。另外就是做艺术家的个展,因为可以做得更深入,做一些学术上的研究,通过艺术家成长的脉络,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大型展览和小型展览这两极都是他所感兴趣的。
 
  而他更关注的是同代人的命运,同代人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因为他有过艺术家的背景,所以会更关注艺术家的生命状态,关注同代人的悲欢离合。
 
  他希望做一个关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记忆的展览,通过这一代人个案的展,来书写他们,“希望通过展览把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展现给大家。我们这一代人经历巨大的社会变迁太多,童年少年经历文革,青年遇到社会改革,这种差异是后代人不能体会的。这里面就有很多故事,很多东西可以说出来,这一代人中的艺术家所做出的艺术作品,使得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策展人的生存状态分很多种,跟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是一样的。“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跟现在的80后、90后不太一样,比如现在有策展专业,我们就没有专业地学习,全是在实践中摸索。现在是每个大学都有策展专业,我本人也带策展专业的研究生,但也有一个弊端,刚进大学就被这条路上的各种规矩所框住,不像我们那时去主动摸索。”无论艺术家还是批评家、策展人,他们经历了艺术从求新求异的萌芽时期到井喷似的发展时期,以及到今天的逐渐沉寂,他们是其中的主角,也是最好的见证者。
 
  杨卫希望新一代策展人,能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以自己的价值认同为出发点,而不是给钱就去做!( 来源:中国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