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531-95105531

北大科研团队“海绵城市”理论引国际关注

2018-03-30 07:02:07

      2018年3月22日是第26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并发表了《2018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报告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水资源使用量增加了6倍,并且继续以每年约1%的速度稳步增长。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变化等因素,使用量预计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全球水循环不断加剧,旱涝灾害更加频繁。面对这样的严峻挑战,报告主编理查德·康纳说:水库、灌溉渠和处理厂等所谓的“灰色”基础设施,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些挑战,绿色解决方案开始呈现巨大潜力。为此,报告把中国的“海绵城市”理念和国家行动作为一个优秀样本。《2018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专门援引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指出到2020年,中国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打造16个试点项目,目标是通过提高渗水、保水和蓄水、水净化以及恢复附近湿地等方式,回收70%的雨水。报告称,“这些解决方案具有成本效益”,并且成本不高于传统的系统。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学术团队在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中的突出成绩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就在今年的世界水日前夕,多家国际媒体专门介绍了俞孔坚及其北大团队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成果。英国《卫报》于3月 21日刊登了题为《将城市变成海绵:中国古代智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文,文章作者、该报记者布里吉德·德莱尼(Brigid Delaney)介绍,“海绵城市”理论是俞孔坚最为人所知的理论,其设计理念是使城市在面对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以及“百年一遇”的暴风雨时可以具有韧性。“海绵”吸纳的水可用于灌溉、补给地下含水层、改良土壤并用于生产。俞孔坚“以古代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为基础,将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智慧应用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使城市建设物适应季风性气候的挑战”。他的策略“基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智慧”,即“就地蓄留,当雨水落到地时,我们必须留住雨水”。正如俞孔坚所说,“与洪水为友”很重要。“我们尽量用生态的途径来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这是从古代农民智慧中学来的……使城市具有水适应的能力和应对水灾害的韧性。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混凝土,让水系统变成一个活的系统。”文章指出,欧美城市设计方法包括依赖排水管道解决内涝的灰色基础设施,往往无法应对季风气候下的降雨特征。而中国政府已经将“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此外,美国《时代周刊》《探索发现》,澳大利亚ABC等纸媒和电视都对俞孔坚及其团队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介绍。

      俞孔坚是国内最早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的学者之一。1997年回国以来,他长期从事城乡生态规划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创新,在国家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修复领域大面积解决实际问题,学术支撑若干国家法规的制定。2003年,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就已经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在台州、威海、菏泽、广州、北京等一系列城市生态规划中,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并实践了用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和绿色城市的构想。2012年,其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公园“绿色海绵营造水弹性城市”工程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杰出奖。近年来,俞孔坚团队还深度参与了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被住建部列入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双修”)示范,在全国推广。20年来,俞孔坚及其团队已经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和10多个国家建有实践和示范工程,许多已经成为欧美教材范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突出的、包括水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北大学者将中国景观设计的智慧贡献给世界的一个鲜活案例。

 

  

俞孔坚团队设计的海绵城市项目范例金华燕尾洲公园获2015年世界建筑节(WAF)年度最佳景观奖

 

  

俞孔坚教授在法国设计建成的雨水花园范例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书影

 

      目前,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领导的团队正继续致力与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研究和实践:“‘海绵’的概念不应只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扩展到区域和国土这个更广阔的层面上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海绵国土’。”

来源:新浪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