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531-95105531

立体停车楼为何“吃不饱” 出政策激活立体停车

2018-01-09 02:43:44

 据统计,天津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85万辆。以每辆车5米长计算,首尾相接,可绕外环199圈。市交通运输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车辆与泊位数比为1:0.57,停车泊位缺口约为50%,停车难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顽疾。

  立体停车泊位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土地节约等特点,作为缓解停车难的“神器”而被寄予厚望。本市早在2007年就建成首个大型立体停车楼──大胡同海河停车楼,随后又有多座立体停车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立体停车楼却面临着使用率低、运营困难的窘境,一方面停车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动辄数百车位的大型立体停车楼却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原因何在?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直击

  西安道地下停车场

  关停前用户不到六分之一

  11月8日上午9时,西安道与柳州路交口的西安道地下停车场一片冷清,两座停车库,一座紧闭,大门落满尘土,另一座虽然仍在开放,但三个存车室只开了一个。一位女士在车棚内踢毽,三位师傅在门前闲坐,记者以车主身份走上前,受到热情接待。

  师傅讲解:“您把车停到存车室,剩下的交给我们,启动电脑,智能操作系统会把您的车自动送到合适的车位。取车时,到存车室前等着就行。”

  记者此前听传闻,该停车场被叫停。师傅说:“上边说要装修,等装修完了,还会开放,至于什么时候再开,就不知道了。”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西安道停车场2016年9月装修后重新开放,他办了包年手续,但9月27日又被告知要关闭,原因不明,让他很郁闷。

  记者联系停车场负责人,被告知不便接受采访,让记者联系其上级单位和平区国资公司。记者又联系和平区国资公司,还是被婉拒。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西安道停车场原为天津城市道路管网配套公司承建所有,共600个车位,去年底与和平区国资公司达成协议,由后者接管。此番关闭是因安全隐患,整改合格还可开放。据介绍,关停前,这里只有一个库经营,90多个包月户,现在还剩不到30个。

  大胡同停车楼

  375个车位空279个

  11月24日上午10:15,位于南运河南路边上的大胡同海河停车楼指示牌显示空位279个。红桥区停车办资料显示,该停车楼建于2005年,总面积23000平方米,占地6250平方米,2007年投入使用。停车楼共七层,停车泊位375个,每小时收费6元。

  记者到访时,这里只存了不到100辆车。“昨天下午我来时,有300多个空位。”车主孔先生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六七两层空着,没有车停。该停车场是“自走式”的,记者步行上楼,楼内有一条一至七楼的盘旋坡道,坡度不是很陡,不时有机动车轰着油门开过。车辆停好后,车主可从每层都有的电梯直接下到一楼,出门就是天奕商城,购物回来也可乘电梯直达楼上,蛮方便的,但存车的人并不多。

  “这个时段就是我们这个停车楼的高峰了。来停车的多是天奕商城的商户或购物游客。大胡同搬迁后,人少了很多。”该停车楼职工希望附近河海花园小区入住后,给他们增加一些客户。

  同属海河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大沽路停车楼状况略好。11月24日中午,记者到访时,不见车来车往。停车楼的自动门因一辆车进入而开启,记者跟着进去,此后20分钟没见一辆车。经理张雪松告诉记者,该停车场有622个停车位,2010年投入使用,经营状况一直差强人意,目前包月车主占一半,临时停车不多。

  小型停车楼

  利用率最高达95%

  记者调查发现,传统的大规模立体停车楼“吃不饱”,而一些依托于写字楼、商业网点等建立的小型停车楼利用率较高。

  河东区新开路冠福大厦后院的立体“停车楼”近来很火。这是直接在地面上安装的多组立体停车设施。一辆辆车自下而上整齐停放在停车板上,一列8辆,两列为一组,一组设施可停16辆车。

  记者现场体验,将车停进停车板,居中停稳,拉手刹、熄火、锁车、离开。工作人员操作按钮,巨大的停车设施就动起来。记者的车徐徐上升,相邻一列的车就徐徐下降,两列车在空中缓缓升降,顶端和底端的车再平移。记者的车升到顶端,平移到相邻一列,除除下降到底端,再平移到最初停下的位置,记者上车驶离。车场负责人称:“车主取车快则30秒,最慢一分钟。”

  该“停车楼”负责人介绍,这座“停车楼”是2016年底安装在冠福大厦原停车场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初整个大厦只配建有40多个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大厦的自有停车需求。安装立体停车设备后,每组设备占2.5个平面停车位,却可以停放16辆车,一共10组设备,停车位增加了150多个。目前,这里实行错峰经营,白天用来满足冠福大厦上班族的停车需求,晚上面向附近小区居民开放,弥补社区停车需求,利用率很高。

  距此不远的福建大厦停车楼也很抢手。这是一座典型的立体停车楼,车子开进停车口车主下车,工作人员启动自动传输设备,车子就被传进停车库。据介绍,福建大厦原是一栋烂尾楼,1999年恢复建设时,只规划有20个车位,实行立体停车后,车位增加130多个,不仅满足大厦需要,还向周边社区开放,利用率达到95%。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最多不超过300个停车位的小型立体停车场,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易于生存,也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成功范例

  业内有观点认为,2015年是中国停车业的政策元年。在这一年,国务院将停车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并出台一系列举措。也是这一年,天津市实施道路停车泊位体制改革。《天津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同年5月21日施行,明确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机动车停车场、道路泊位管理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并实施属地管理。此后,各区相继成立停车管理办公室。

  有着多年“土地整理”经验的孟晓光在2015年成为河东区停车办主任。上任伊始,孟晓光带领团队调研发现,河东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不足,造成机动车没地方停,只能停在路内,因停车占路影响交通秩序的“静态交通”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增加供给,加快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但是,区内大片空地少,又成为建设大型停车场的制约因素。在短短几天内约谈了一百多家企业后,团队思路渐渐清晰,那就是,利用企业或社区自有空地,安装机械停车设施。记者在冠福大厦看到的立体停车设备,就是这一举措的成功范例。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河东区引进智能停车设备的尝试很具典型性,该委已发文向全市推广。据了解,冠福大厦停车场的成功包括几个方面,其一为有效利用空间,这里的平面空间本不宽敞,如前所述,预留地面停车位只有40多个,安装了立体停车设备后,向上要空间,车位变成了将近200个,大大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其二,这个停车场用的是写字楼下院内空地,不占路,不影响交通,还因为集中停车,减少了附近道路的压力,一举多得;其三,规模控制得比较好,既满足了冠福大厦上班族白天的停车需求,又错峰开放给附近社区,满足居民夜间停车需求,有效利用资源;其四,与其他立体停车楼开发建设手续不同,这种利用企业、社区闲置空地安装立体停车设备的办法,走的是特种设备审批手续,无需规划许可,当然如果在社区还需经一定数量业主同意,但总的来说,开发时间要短很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设备”上停满了车,“上坐率”蛮高。

  原因分析

  大多数司机不愿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驾驶员不太愿意把车停进立体停车楼。有人在网上说,西安道地下停车场停车室狭窄,开进去担心蹭到墙上。有人对大胡同停车楼坡道感到不便。冠福大厦立体停车楼负责人介绍,该停车楼在最初推广时也遇到这个问题,有车主单纯认为,把车停在设备上吊到空中不安全,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接受,这些车主也转变了观念,认为把车存在停车设备上还有防盗等多种好处。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被接受都有个过程。”该负责人说。

  缺乏价格优势

  据了解,目前本市的立体停车楼价格与同等地段路内泊位价格一致,西安道停车场、大胡同停车楼等临时停车价格为每小时6元钱,而附近的柳州路、南运河南路等路内泊位也是这个价格。有业内人士分析,立体停车泊位如果与路内停车价格一致,则立体停车很难与路内泊位竞争。

  在距离西安道百米远的柳州路路内停车场,记者见到车主吴女士正在停车。对于是否会把车停进附近的地下停车场的问题,吴女士反问道:“地下地上一样价,我凭什么把车停到地下去?存取费时间,买了东西还得自己拿着等提车,万一忘了从车里拿东西不是更麻烦?”

  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一位停车业咨询公司老总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立体停车,无论是地下停车场、停车楼,还是机械式立体停车库,都存在综合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报期长的问题,建一座200个车位的停车库,需要资金2000万元至5000万元,只靠收停车费,即使是达到百分百的“上座率”,也要几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加之大量的电费、设备维护费用等,更是导致立体停车楼的运营费用居高不下,如果没有外力支持,很难维持。

  部分停车楼地理位置不具优势

  大胡同海河停车楼本为服务大胡同商圈而建,但大胡同整体搬迁后,这个停车楼客源锐减。记者现场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很是卖力,从“门房”开始微笑服务,还有穿着制服的保安大叔指挥交通,几乎360度无死角的监控系统随时守护车辆安全,每天卫生、巡查都有详细记录,“能想到的服务,我们都尽量做好,还是没有多少人来停车。”停车场现场负责人很是挠头。

  大沽路停车场也存在类似问题。经理张雪松称,该停车楼附近写字楼居多,没有大的商圈,居民小区也少,马路边停车的太多。

  各方建言

  专家:提高差价赶车上楼

  早在2007年,大胡同海河停车楼刚刚投入运营时就遇冷,楼外停车火爆,楼内没有车停,就有专家提出,可提高路内泊位与立体停车楼的价差,让立体停车楼价格低于路内泊位价格,“赶车上楼”。

  如今,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准一类区域已涨到每半小时4元,而立体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却没有拉开价差。记者查询得知,目前,外省市已有立体停车楼试水降价,与路内停车拉开价差后,效果明显。

  车主张先生也表示,立体停车楼应市场化运营,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提高利用率,让有车一族有地方停车,也让立体停车楼物尽其用。

  民企:希望设立专项基金

  采访中,一位民营停车企业老总称,希望政府能够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停车业,以弥补成本高回本长给立体停车带来的“先天不足”。还有一位停车咨询公司老总提出,目前众多停车场各自为战,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碎片化趋势明显,应该利用互联网+的办法,将全市停车场资源整合起来。

  政府:出台政策激活立体停车

  今年10月,《天津市停车设施建设及秩序管理实施方案》发布。该方案明确,针对部分社会公共停车场因经营不善处于关停状态等情况,将采取行政管理、经济干预等手段,激活此类现有停车设施存量。

  同时,该方案还提出,将逐步撤除主干道、窄路双侧路内停车泊位,以及路外公共停车场周边200米范围内路内停车泊位。同时,加大路内、路外泊位收费差异以及路内收费价格阶梯化等政策。业内人士称,这一方案是立体停车业的“利好”。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立体停车楼建成,老的大型立体停车楼也将被激活。(高立红)

 

来源: 天津日报    转自:新华网

Baidu
map